EN
首页 » 时讯 » 最新动态

探源中国灯文化历史取得实效——周口店“北京人”用火灰烬引入中国彩灯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2-07-20

        719日,中国彩灯博物馆副馆长徐娟一行抵达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考察学习,向该馆借入距今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用火的证据——灰烬。

         199281日,国家文物局以92)文物博字第793号文批准,同意自贡市建立中国彩灯博物馆。距今已30年。

         30年斗转星移,30年大江东去。一茬又一茬灯博人在中国灯文化的道路上踔厉奋发,求索不止。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火的发现和使用、灯的问世、防风灯具的出现、灯会的形成和发展为展线。然而,由于展品断代,尤其是灯文化源头——远古人类对火的使用,没有实物证据而缺少说服力。

    中国彩灯博物馆新的领导班子认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对文博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引入重要展品的诉求,得到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50公里的房山区周口店村旁的龙骨山上。这里是中国猿人遗址,亦称为北京人遗址。70多万年前,北京人的祖先就生活、藏身和保存火种在龙骨山上的天然洞穴中。在漫长的几十万年间,北京人在洞中留下了大量的遗物,还有他们的一部分遗骸。本世纪初,工人在开采石灰岩的时候,发现了这些早已被人们遗忘的洞穴。

    1918年,中国北洋政府所聘的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得知在周口店一带发现了古动物化石堆积。1921年,安特生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丹基等人,于龙骨山北坡发现了埋藏化石更丰富的地点,即闻名于世的周口店第一地点,便于当年和1923年在这里进行试掘和采集,取得一些成果,不仅采集到一些动物化石,还先后发现两颗人牙化石。1927年,由瑞典古脊椎动物学家步林和中国地质学家李捷主持,对周口店第一地点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1929122日,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独立主持,在此发掘出一块距今约60万年前的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消息一经公布,在当时被誉为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世界学术界。

    此后,科学家们又在周口店进行了连续数年的发掘工作,陆续在龙骨山上发掘出一些猿人使用过的石器和用火遗迹。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北京人距今约69万年,属直立人,他们过着以狩猎为主的洞穴群居生活,已经能够使用和制造粗糙的石质工具,并已学会使用火来取暖和吃熟食。特别是保存在洞内的几个灰烬层,最厚的一层超过6米。过去,在欧洲等地发现了不少人类用火的证据,但它们的年代一般不早于距今10万年左右的尼安德特人时期。当今北京人用火遗迹的发现,把人类用火历史大大地提早了。

    

    如果把中国灯文化喻为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今天,新一代灯博人无疑从长江的入海口,回溯到了长江的源头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峰。来自周口店的一撮远古人类用火灰烬,成为中国彩灯博物馆基本陈列文化源头的定海神针,显然,它也必将是当今走遍全球的自贡灯会文化自信的又一泉源、中国灯城自贡的文化瑰宝。

    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展品出借交接仪式上,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长董翠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如何准确理解与把握这一重大研究成果的实证意义,十分重要。希望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加强合作,深化合作。中国彩灯博物馆副馆长徐娟对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的大力支持表示真诚感谢,认为,一个遗址类博物馆,一个民俗类博物馆,看似业务相隔较远,但一条中华文明线却把两个馆连接得如此紧密。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夜间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中国彩灯博物馆根据自贡彩灯的特点,愿给予积极配合;两馆在文创产品和发展路径上,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中国彩灯博物馆将对该馆中国灯史厅的展陈进行整改,尽快让北京人用火灰烬与观众见面!

分享到: